1、理论知识: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武术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原理、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具体内容包括:
(1)武术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武术运动的分类、特点及其功能。
(3)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动作组合及其运用。
(4)武术运动的训练原则、方法和手段。
(5)武术运动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步骤。
(6)武术运动的竞赛规则、裁判方法和评分标准。
(7)武术运动的损伤预防、康复和保健知识。
(8)武术运动的心理训练、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播。
2、技术能力: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武术技能水平、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1)熟练掌握至少两种拳术、器械套路,并能正确、流畅地完成。
(2)能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的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训练方案。
(3)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动作错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
(5)能组织和管理学生进行武术训练,确保训练安全。
(6)能参与武术竞赛的组织、策划和裁判工作。
3、实践操作: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水平,具体内容包括:
(1)教学示范:考生需选择一种拳术或器械套路,进行教学示范,要求动作准确、流畅,讲解清晰,示范面全面。
(2)教学组织:考生需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武术训练,要求教学计划合理,教学步骤清晰,教学方法有效。
(3)教学评价:考生需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要求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科学,评价结果客观。
(4)教学反思:考生需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要求反思内容深入,反思方法得当,反思结果具有指导意义。
4、考试形式:二级武术教练证考试通常采用笔试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论知识,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实操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技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教学示范、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环节。
5、考试要求:考生在参加二级武术教练证考试时,需具备一定的武术基本功和教学经验,具体要求如下:
(1)具备良好的武术基本功,能熟练完成至少两种拳术、器械套路。
(2)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能独立承担武术教学任务。
(3)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管理好学生,确保训练安全。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为人师表。
二级武术教练证考试内容涵盖了武术运动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实践操作等方面,旨在选拔具备较高武术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教练员,为武术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