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师这一职业资格认证的出现,是社会进步、教育改革和个体意识觉醒的产物,具体的时间点可能因地区而异,但其起源和发展历程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相似的趋势。
生涯规划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美国的心理学家John D. Krumboltz提出了“学习生活理论”,强调个人在生涯发展中的主动性和环境的影响,这为生涯规划的理念奠定了基础,将生涯规划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并设立相应的资质认证,是在更晚一些的时候。
在中国,生涯规划师的专业认证相对较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的多元化,以及对个性化、终身学习理念的接受度提高,生涯规划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大约在21世纪初,中国开始出现生涯规划的相关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但正式的生涯规划师职业资格认证则是在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视,以及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加深,由相关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逐步推出。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2013年推出了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方向)的认证考试,这是国内较早的生涯规划师专业认证之一,随后,各地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也陆续设立了相关的认证项目。
生涯规划师证书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对个体生涯规划需求的正视,也是对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化、科学化指导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提升了生涯规划的服务质量,也为个人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职业发展方向,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