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1、中医基础知识
(1)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
(2)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脉诊、舌诊等。
(3)中医治疗原则:包括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调整阴阳平衡等。
(4)中药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分类、配伍应用等。
(5)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包括食疗、按摩、气功、针灸等。
2、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
(1)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功能和作用。
(2)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包括食品中毒的预防与处理、食品污染的来源与控制等。
(3)食物搭配与烹饪技巧:包括食物的搭配原则、烹饪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
3、人体生理机能与疾病防治知识
(1)人体生理机能: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
(2)常见疾病的症状与诊断:包括感冒、咳嗽、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运动锻炼等。
4、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知识
(1)心理健康概念与评估:包括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评估方法等。
(2)心理健康维护与调适:包括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情绪管理技巧、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3)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包括人际交往的原则、沟通技巧、冲突处理方法等。
5、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知识
(1)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医药法等。
(2)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医德医风、患者权益保护、诚信行医等。
6、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
通过实际操作演练,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技能,如食疗调理、按摩推拿、拔罐刮痧等;具备一定的临床实习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通过考核,取得中医养生保健师资格证书。
1、学历要求: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学历,中医药相关专业毕业。
2、专业培训:参加中医养生保健师专业培训课程,达到规定的学时和学分要求。
3、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临床实习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4、考试科目:包括中医基础知识、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人体生理机能与疾病防治知识、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知识等。
5、考试形式:采用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笔试成绩占40%,实际操作成绩占60%。
6、证书颁发:通过考试并达到合格标准的考生,由相关部门颁发中医养生保健师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