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心理咨询行业作为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重要领域,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虚假宣传、乱收费等,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规范心理咨询行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人社部于近日决定取消心理咨询师证书。
人社部取消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即日起,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停止受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申请和颁发工作,已经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继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但不得再以此为凭从事心理咨询活动。
2、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心理咨询行业的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对于虚假宣传、乱收费等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维护行业秩序。
3、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考试,通过正规渠道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试的具体要求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并公布。
4、支持心理咨询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引导从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的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5、加强心理咨询师职业信息公开和公示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情况,提高选择咨询师的准确性,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师信息库,定期公布相关信息。
6、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员工、群众的心理素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的普及。
7、对于已经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人社部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于具备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可以通过考核晋升为高级心理咨询师,享受相应的待遇。
8、人社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也要关注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
人社部取消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规定是为了规范心理咨询行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心理咨询行业将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