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中级农艺师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农业技术人员的一种专业认证,是对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认可,获得中级农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发挥专业作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中级农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设立,是为了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1986年,原国家劳动部颁布了《职业技能鉴定条例》,开始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1994年,原国家劳动部决定将职业技能鉴定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其中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包括农艺工、畜牧兽医工、渔业工等职业,2000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职业技能鉴定操作规程》,明确了中级农艺师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和要求,2003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全国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组织和指导,2008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将中级农艺师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统一的国家证书制度。
根据《中级农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规范》(GB/T 19795-2005)的规定,申请中级农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且所学专业与农业技术相关;
2、从事农业技术工作满6年,其中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
3、通过中级农艺师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1、作为企事业单位招聘、选拔、晋升、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2、作为个人职业发展的证明,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竞争力;
3、作为申请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奖励、资助等的重要依据;
4、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考试等的必备条件。
中级农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由全国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颁发证书时需附具相应的证书编号、持证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照片等内容,证书有效期为6年,过期后需重新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合格,方可重新颁发证书。
中级农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不仅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农业技术人员的一种激励,它有助于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它也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