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信用管理师证书考试是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的一项专业技能认证考试,旨在培养和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信用管理人才,信用管理师证书考试共有两个科目,分别是《信用管理基础》和《信用管理实务》。
信用管理基础是信用管理师证书考试的第一个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信用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该科目共有四个部分,分别是:
1、信用管理概述:主要介绍信用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功能作用、基本原则等内容,帮助考生建立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了解信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信用风险管理:主要介绍信用风险的概念、类型、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方法,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流程和工具。
3、信用政策与策略:主要介绍信用政策的制定原则、方法和程序,以及信用策略的选择、实施和调整。
4、信用信息管理:主要介绍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以及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信用管理基础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占60%,判断题占20%,简答题占20%,考生需要达到60分及以上才能视为合格。
信用管理实务是信用管理师证书考试的第二个科目,主要测试考生运用信用管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科目共有五个部分,分别是:
1、信用调查与分析:主要介绍信用调查的目的、方法、程序和技巧,以及信用分析报告的撰写和评价。
2、信用审批与授信:主要介绍信用审批的原则、流程和技巧,以及授信额度的确定和调整。
3、信用监控与催收:主要介绍信用监控的方法、工具和程序,以及催收策略的选择、实施和调整。
4、信用保险与担保:主要介绍信用保险和担保的概念、种类、特点和操作流程,以及信用保险和担保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5、信用管理法律与合规:主要介绍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以及信用管理工作的合规要求和风险防范。
信用管理实务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占60%,判断题占20%,案例分析题占20%,考生需要达到60分及以上才能视为合格。
信用管理师证书考试共有两个科目,分别是《信用管理基础》和《信用管理实务》,考生需要通过这两个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信用管理师证书,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需要系统学习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